
由於依怙主雪謙冉江仁波切非常重視前行實修,因此,雪謙中心的前行共修及課程,在堪布烏金的帶領及指導下,一直很穩定的持續進行。
10/30前行共修中,堪布特別對《上師瑜伽》的部分做了以下開示,希望對目前正在修持前行的師兄們有所助益,另外關於「修心七要」-修心的指導,堪布也做了詳盡的教授(教授重點附於照片檔):
修持上師相應法的重點是要具有純淨的虔誠心,如果想要真正快速成就,快速消除障礙,快速得到加持的話,法本中這四句:「吉祥上師解脫之行誼,於彼剎那亦不生邪見,視其所做皆善之虔敬,祈願上師加持入我心。」是非常重要的。
時時刻刻關注自己的心,對於上師說的一句話,一個行為,一個想法,在他的知識上或形象上,無論如何都要有一種虔誠的信心,這種信心足夠消除障礙,而修行成長的關鍵就是存在於上師跟弟子這種特殊的連結上,不俱足信心的人,很難可以成就,很難可以解脫,很難可以成為密宗的成就者。
另外具有菩提心也是主要的關鍵,要修持菩提心需要依靠善知識,即具德上師,因為沒有善知識,我們修不了菩提心,因為在修心的過程中,需要正確的指導,否則無法判斷自己的對與錯,無法獲得上師加持,就好像魚鉤無法勾住石頭一樣,這樣一來,無論上師如何關照你、如何對你慈悲、如何對你用心都沒有用,因為上師的行誼、說話、態度,是無法用普通人的肉眼和想法來描述的,具德上師說的、做的,是超乎我們所能想像的,如果弟子因為自己肉眼錯誤判斷上師的所做所為,而選擇離開,就吃虧了。不見得上師們的憤怒是一般人的憤怒,那是含有慈悲的憤怒,不是嗔恨的憤怒,我們應該隨時保持清淨觀念,不墮入負面的想法。
負面的想法不只對象是上師,普通人也好(有可能十個普通人當中有一個是菩薩,一個人的發心夠的話,他對眾生發出慈悲的一剎那都能成為觀世音菩薩),看法、想法、做法都是批評的話,是比殺生更嚴重的造業,上師講右你就左,上師講修行你就故意不修行,這是一種邪見,不知道誰是上師誰是弟子,這是一種信心不夠,信心不足的表現。
不論你修本尊、修空行母或是修護法,如果可以有「上師是一切總集」的想法,那你的清淨度就更高了。
